9月7日,在这金秋收获的季节,上海第二届收藏读书节在位于本市徐汇区的新华博库书城圆满闭幕。作为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子节,这场为期三个月的文化盛会,以“阅读,让收藏启智”为主题,通过近百场读书活动,成功将阅读与收藏文化深度融合,吸引了数以万计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七本新书
研藏一体取代单一收藏
《中国黄金货币——近代老金条的前世今生》《流光心语》《铅笔世界——中国铅笔收藏与赏析》《中国瀑布旅游景点大全》《我的祖父潘德明——徒步环游世界的第一人》《钟表情缘》《名家印谱》等七本新书亮相收藏读书节,这些新书或欣赏或鉴赏或抒情或叙事,各具特色,不仅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视角,更展现了当下海派收藏新趋势:从单纯藏品积累向历史挖掘、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转型。
读书节期间,以上新书陆续在上海书展、徐家汇书院、新华博库书城、宁的书房等地举办签售会与分享会,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热情参与。它们的学术价值也得到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十余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的认可,获得了入藏证书,为拓展海派收藏文化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地分享
文化体验取代单一展览
第二届收藏读书节的分享基地扩容至15家,类型从传统的文化场馆扩展至商场、社区等公共空间,功能也从“展览型”跃升为“体验型。这些遍布上海各地的分享基地,如同城市收藏文化的传播驿站,将“阅读,让收藏启智”的理念轻松植入市民“生活节点”,生动展示了收藏文化的日常化与生活化。
在大洋晶典·天安千树商场,市民买完咖啡即可在位于七楼的水晶博物馆看展;回社区的路上,可在新华博库书城带孩子读书听讲座;周末郊游时,可自驾1小时到崇明瀛洲布艺传习所亲子空间,在田野里“边读边缝”。
从“观看”到“参与”,读书分享基地通过多元互动,把收藏文化嵌进日常生活。藏有千册国宝级梵藏佛典的梵典宮,以高规格陈列担当高端交流的“天花板”;三林洪氏古琴教学基地把斫琴台、减字谱搬进读书节,让琴声与书页同频共振;松江子木集徽州非遗竹雕展,用“小而精”的展陈为资深藏家提供高雅对话空间;上海輼珠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通过古玉展示探寻齐家礼器奥秘;上海国际收藏品有限公司邀请资深藏家解析古瓷、珠宝、青铜器、紫砂等热门收藏,并结合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的热播组织读书会;上海民间文物公益鉴定服务点入驻挹露轩艺术馆,市民可免费请专家“掌眼”;长宁区东方收藏艺术馆组织周末“读书品茗”雅集,茶香与书香交织。
在其他基地,传统展览依旧彰显海派收藏深厚底蕴。上海南社纪念馆是国内首个系统梳理并持续更新南社历史人物与史迹的专题场馆;上海闵行区万青堂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现当代艺术作品展”;鉴良宝阁以“连环画与明清瓷器”双展并举;上海明素简家居有限公司在侘寂美学空间里办起“明式家具读书会”;国博斋专注“龙”主题收藏,打造高端艺术投资与文化交流平台。
收藏读书节创始人,收藏读书节组委会主任吴少华表示:“随着收藏热在新时期的变化,收藏活动的重要性日益体现。社会对收藏活动的需求,充分证实了,收藏活动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这种活动,一定要是分享的与体验的。”依托收藏读书分享基地,收藏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走进了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专家讲座
展示收藏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开幕首月,收藏读书节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了多场收藏文化主题讲座,如“拜谒南社中的书画名人”“藏书票的前世今生”“尺素中有风雅:民国文人书信收藏与欣赏”等,内容涵盖南社书画名人研究、藏书票的历史与制作工艺、民国文人书信欣赏等主题。这些讲座不仅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收藏文化的绝佳机会,也为普通市民打开了通往收藏世界的大门。
摄影大赛
捕捉书香里的收藏魅力
本届收藏读书节的摄影大赛是活动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大赛共收到2000多幅摄影作品的投稿,其中,单幅作品556件,组照160件,优秀建筑类投稿近300件。获奖作品的主题场景涵盖了书籍收藏者与阅读者等人物摄影,以及上海地标性图书馆、网红书店、上海书展等阅读场景,用摄影镜头定格了收藏与阅读深度融合的瞬间。
经过激烈角逐和专业评审,大赛评选出了一等奖3名,分别为:孙钜江《藏技半百:他与技术资料的光影叙事》、杨建正《为砖而疵的收藏人》、章月圆《书市的方向》、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参与奖20名。这些优秀作品在闭幕式上进行了公开展出,还有获奖者特意从外地赶来观展。
社会支持
推动收藏文化传承的不懈力量
闭幕式上,第二届收藏读书节组委会秘书处秘书长张忠女士表示,第二届收藏读书节得到了众多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指导单位上海图书馆,主办单位上海市收藏协会、上海市民文化协会、长三角收藏协会联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上海文化出版社、藏今博谷·水晶博物馆、新华博库等协作单位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读书节开幕式与闭幕式的工作团队,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组成。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这些志愿者利用业务时间参与工作,不仅为活动增添了温暖的色彩,也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收藏文化传承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正如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张坚所说:收藏读书节为收藏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收藏文化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